- 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势
- 点击次数:2005 发布时间:2014-01-23
- 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sugar-free micropropagation)又称为光自养微繁殖技术(photoautotrophic micropropagation)是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改变碳源的种类,以co2代替糖作为植物体的碳源,通过输入co2气体作为碳源,并控制影响试管苗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植株光合作用,使试管苗由兼养型转变为自养型,进而生产种苗的一种新的植物微繁殖技术。这一技术概念是在1980年提出的,其技术发明人是千叶大学的古在丰树教授。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技术成为植物微繁殖研究的新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无糖组织培养技术也在各国开始得到推广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从事这一技术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越来越多,这一技术也逐渐成熟,并开始应用于植物微繁殖工厂化生产。本文从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的特点、优势、限制因素、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对这一技术进行了综述。
植物无糖组织培养技术改革了传统的用糖和瓶子作为碳源营养和生存空间的技术方法,增加了植物生长和生化反应所需的物质流的交换和循环,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实现了苗低成本的生产。优越如下:
1) 通过人工控制动态调整优化植物生长环境,为种苗繁殖生长提供 佳的co2浓度、光照、湿度、温度等环境条件,提高植株的光合速率,了植株的生长发育,苗齐、苗壮。
2) 继代与生根培养过程合二为一,培养周期缩短了40%以上。
3) 大幅度减少了植物微繁殖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率。
4) 消掉了小植株生理和形态方面的紊乱,种苗质量显著提高。
5) 提高了植株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特别是对于木本植物来说,大地植株的生根率和生根质量,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显著提高。
6) 节省投资,降低生产成本。与传统的微繁殖技术相比,种苗生产综合成本平均降低30%(xiao et al.,2004; zobayed et al.,2004)。
7) 组培生产工艺的简单化,流程缩短,技术和设备的集成度提高,降低了操作技术难度和劳动作业强度,更易于在规模化生产上推广应用。
8) 培养不受培养容器的限制,可实现穴盘苗商业化生产,也可实现大规模容器自动工厂化生产。
3 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的限制因素
1) 需要相对复杂的微环境(容器内环境)控制的知识和技巧
植物无糖组织培养微繁殖的研究和试验已经非常成功,但实际应用还是受到的限制,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需要应用微环境控制方面专业的技术。没有充分理解容器中小植株的生理特性,容器内的环境,容器外的环境,培养容器的物理或构造特性之间的关系,将不可能成功地应用光自养微繁殖系统,使用 少的能源和原料生产品质的植株。光自养微繁殖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会导致设施设计的失败,须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了光自养微繁殖的原理后,才能取得成功。
2) 培养的植物材料受到限制
与一般的微繁殖相比,光自养微繁殖需要较高质量的芽和茎,外植体需具有的叶面积,带绿色子叶的体细胞胚也可进行光自长(kozai t. et al.,2005)。外植体的质量越好培养效果越佳。